三角函数的全部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作为数学中连接几何与代数的核心工具,其公式体系贯穿了从基础运算到高等数学的多个领域。自古希腊时期用于天文学研究,到现代工程学、物理学中的波动分析与信号处理,三角函数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公式网络以单位圆定义为根基,通过角度变换、函数组合与代数变形,衍生出诱导公式、和差化积、幂级数展开等复杂形态。掌握这些公式不仅需要理解几何意义,还需熟练运用代数推导技巧,例如通过欧拉公式将三角函数与复数关联,或借助泰勒展开式实现函数逼近。本文将从定义、变换、恒等式、定理、反函数、图像特性、幂运算及复合函数八个维度系统梳理三角函数公式体系,并通过对比表格揭示其内在关联性。
一、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与核心关系
三角函数体系以单位圆定义为基础,通过直角三角形比例关系延伸至任意角。核心函数包括正弦(sin)、余弦(cos)、正切(tan)、余切(cot)、正割(sec)、余割(csc),其中前三者为独立函数,后三者为其倒数形式。
函数名称 | 定义式 | 定义域 | 值域 |
---|---|---|---|
正弦函数 | $sintheta = fracyr$ | 全体实数 | $[-1,1]$ |
余弦函数 | $costheta = fracxr$ | 全体实数 | $[-1,1]$ |
正切函数 | $tantheta = fracyx$ | $theta eq fracpi2+kpi$ | 全体实数 |
二、诱导公式与角度变换规则
诱导公式通过角度周期性与对称性简化计算,遵循"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原则。核心公式包括:
$$beginaligned
sin(pipmalpha) &= mpsinalpha \
cos(pipmalpha) &= -cosalpha \
tanleft(fracpi2pmalpharight) &= mpcotalpha
endaligned
$$
变换类型 | 正弦变换 | 余弦变换 | 正切变换 |
---|---|---|---|
$alpha+2kpi$ | 不变 | 不变 | 不变 |
$-alpha$ | $sinalpha$ | $cosalpha$ | $-tanalpha$ |
$pipmalpha$ | $-sinalpha$ | $-cosalpha$ | $tanalpha$ |
三、和差角公式与倍角公式
两角和差公式是三角函数运算的核心,其扩展形式包括:
$$beginaligned
sin(alphapmbeta) &= sinalphacosbeta pm cosalphasinbeta \
cos(alphapmbeta) &= cosalphacosbeta mp sinalphasinbeta \
tan(alphapmbeta) &= fractanalphapmtanbeta1mptanalphatanbeta
endaligned
$$当$beta=alpha$时得到倍角公式:$$
beginaligned
sin2alpha &= 2sinalphacosalpha \
cos2alpha &= cos^2alpha - sin^2alpha \
tan2alpha &= frac2tanalpha1-tan^2alpha
endaligned
$$
四、半角公式与幂运算转换
半角公式通过余弦定理推导,需注意符号选择:
$$beginaligned
sinfractheta2 &= pmsqrtfrac1-costheta2 \
cosfractheta2 &= pmsqrtfrac1+costheta2 \
tanfractheta2 &= frac1-costhetasintheta = fracsintheta1+costheta
endaligned
$$幂运算转换公式用于消除高次项:$$
beginaligned
sin^2alpha &= frac1-cos2alpha2 \
cos^2alpha &= frac1+cos2alpha2 \
sin^3alpha &= frac3sinalpha-sin3alpha4
endaligned
$$
五、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
该组公式实现加减运算与乘积形式的相互转换:
转换方向 | 正弦型 | 余弦型 |
---|---|---|
和差化积 | $sinalpha+sinbeta=2sinfracalpha+beta2cosfracalpha-beta2$ | $cosalpha+cosbeta=2cosfracalpha+beta2cosfracalpha-beta2$ |
积化和差 | $sinalphasinbeta=frac12[cos(alpha-beta)-cos(alpha+beta)]$ | $cosalphacosbeta=frac12[cos(alpha+beta)+cos(alpha-beta)]$ |
六、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的核心定理:
$$beginaligned
text正弦定理 &: 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 = 2R \
text余弦定理 &: c^2 = a^2 + b^2 - 2abcos C
endaligned
$$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求解边角关系。
七、反三角函数与复合运算
反三角函数定义域与值域对应关系:
函数 | 定义域 | 值域 |
---|---|---|
$arcsin x$ | $[-1,1]$ | $[-fracpi2,fracpi2]$ |
$arccos x$ | $[-1,1]$ | $[0,pi]$ |
$arctan x$ | 全体实数 | $(-fracpi2,fracpi2)$ |
复合运算需注意角度范围限制,例如:
$$sin(arcsin x) = x quad (x in [-1,1])
$$
八、三角函数的图像特性与周期性
基本函数周期特性:
函数 | 周期 | 对称轴/中心 |
---|---|---|
$sin x$ | $2pi$ | 关于原点对称 |
$cos x$ | $2pi$ | 关于$y$轴对称 |
$tan x$ | $pi$ | 关于原点对称 |
图像变换规律:$y=Asin(Bx+C)+D$中,振幅为$|A|$,周期为$frac2pi|B|$,相位位移为$-fracCB$,纵向平移为$D$。
三角函数公式体系通过定义延伸、角度变换、代数运算三个维度构建,各公式间存在深层逻辑关联。例如和差角公式可视为倍角公式的逆运算,而积化和差公式本质上是向量内积的三角表达。掌握公式推导过程比机械记忆更重要,例如利用欧拉公式$e^itheta=costheta+isintheta$可统一推导所有和差公式。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公式适用条件,如半角公式的符号选择取决于原角所在象限,反三角函数的主值区间限制等。通过建立公式网络图示(如图1所示),可直观展现各公式的派生关系与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