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知识门户
当我们探讨屏幕尺寸约为9.7英寸的iPad时,实际上指的是苹果公司历史上推出的多款经典平板电脑产品线。这个尺寸曾是iPad系列的标志性起点和长期主流选择。
核心产品线概览 严格意义上,苹果官方直接以“iPad”命名,且屏幕尺寸精确为9.7英寸(对角线长度)的设备,主要归属于以下几个世代: 最初的经典:iPad 2 到 iPad 4 从2011年的iPad 2开始,苹果稳固确立了9.7英寸作为其平板电脑的标准尺寸。后续的iPad(第三代,2012年发布,首次引入高分辨率视网膜屏幕)以及iPad(第四代,2012年末发布,换装速度更快的闪电接口和苹果A6X芯片),都延续了这一屏幕规格。这三代产品是早期苹果平板体验的代表,奠定了iPad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承前启后的“iPad”系列 在经历iPad Air系列的革新后,苹果于2017年推出了全新的入门级产品线,直接命名为“iPad”(第五代),回归9.7英寸屏幕。这款设备可以看作是基于更早机型的技术升级,采用了苹果A9芯片并首次在入门款上支持苹果触控笔(第一代)。紧接着在2018年,苹果发布了“iPad”(第六代),核心升级是搭载了性能更强的苹果A10芯片。这两款设备外观设计相对传统,屏幕边框较宽,但凭借亲民的价格和实用的性能,成为教育市场和普通用户的理想选择。 屏幕尺寸的微妙继承:iPad(第七代) 2019年推出的“iPad”(第七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虽然苹果官方仍将其归类为9.7英寸屏幕设备,但其实际屏幕尺寸已略微增加至10.2英寸。这是通过收窄屏幕边框实现的,机身尺寸与前代9.7英寸机型基本保持一致。因此,从严格物理尺寸和用户观感上,它常常与前代9.7英寸iPad(第五、六代)以及更早的经典机型一同被提及。它延续了支持苹果触控笔和智能键盘的特性,并升级到苹果A10芯片。 必要的区分:并非所有9.7英寸都是“iPad” 必须澄清的是,历史上还有其他使用9.7英寸屏幕的重要iPad系列,但它们的定位更高,并以不同名称面世:iPad Air(第一代和第二代)以及iPad Pro(第一代9.7英寸版本)。这些设备虽然共享相同的屏幕尺寸,但在设计、工艺、性能和功能上(如iPad Pro支持苹果触控笔和智能键盘)都代表当时的高端水准,与同期入门级“iPad”有明显区分。因此,当用户询问“iPad 9.7寸的有几款”时,核心指代的通常是那些直接以“iPad”(第X代)命名、主打入门市场的9.7英寸机型,特别是第五代、第六代以及边框收窄后官方仍部分沿用此称谓的第七代(10.2英寸)。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产品线中,9.7英寸屏幕尺寸有着悠久且重要的历史,它不仅标志着iPad的诞生,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义了平板的“标准”尺寸。要全面回答“iPad 9.7寸的有几款”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产品线的角度,结合其发布年代、市场定位和技术特性进行细致梳理。
一、 纯正血统的“iPad”系列(入门定位) 这一系列是苹果后期明确以“iPad”命名、面向主流和入门市场的产品线,其核心特征就是延续了经典的9.7英寸屏幕(直到第七代发生微妙变化)和相对传统的设计语言。 1. iPad(第五代,2017年) 这是苹果在iPad Air系列和初代iPad Pro系列之后,重新启用“iPad”这一基础命名推出的机型,屏幕为标准的9.7英寸高清视网膜显示屏。它搭载了苹果A9芯片,性能相较之前的iPad Air 2有所提升(特别是在单核性能上),首次在该价位段支持第一代苹果触控笔,极大地扩展了其教育应用潜力。保留了实体主屏幕按键和闪电接口,采用铝金属机身,设计语言与iPad Air 1相似。 2. iPad(第六代,2018年) 作为第五代的迭代升级,第六代iPad同样采用9.7英寸高清视网膜显示屏。最重要的升级是处理器换成了更强大的苹果A10芯片,图形处理能力和多任务性能显著提升,更好地支持了增强现实应用。其他方面,如对第一代苹果触控笔的支持、闪电接口和整体设计都保持不变。它在性能上拉近了与高端机型的差距,同时保持了价格优势。 3. iPad(第七代,2019年)—— 尺寸的过渡者 虽然苹果在官方描述中有时仍将其屏幕称为“9.7英寸级别”或与前代9.7英寸并列提及,但其物理屏幕尺寸已增加到10.2英寸。这是通过收窄屏幕两侧边框实现的,而机身的长宽尺寸与前代9.7英寸iPad(第五、六代)几乎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际使用体验和视觉观感上,它常常被视为9.7英寸iPad系列的延续。核心升级包括:继续搭载苹果A10芯片,支持智能键盘(通过新增的智能接口),屏幕更大(10.2英寸),并继续完美兼容第一代苹果触控笔。它代表了入门级iPad向更大屏幕迈进的第一步。 二、 早期经典的正统“iPad”系列(初代至四代) 在“iPad”这个名字还没有被赋予特定产品线之前,苹果最初的几代平板产品就叫做“iPad”,并全部采用9.7英寸屏幕。 1. iPad(第一代,2010年) 开创性产品,定义了平板电脑形态。9.7英寸多点触控屏幕(非视网膜分辨率)。搭载苹果A4芯片,使用30针接口。 2. iPad 2(2011年) 显著轻薄化设计,加入前后摄像头。升级为苹果A5芯片,性能提升,奠定后续数代设计基础。屏幕仍是9.7英寸非视网膜屏。 3. iPad(第三代,2012年) 里程碑式升级,首次在移动设备上引入“视网膜”显示屏(2048 x 1536分辨率),9.7英寸屏幕的精细度大幅飞跃。搭载苹果A5X芯片(图形性能增强)。 4. iPad(第四代,2012年末) 在第三代发布仅几个月后推出,主要升级是将接口更换为速度更快的闪电接口,并搭载了更强的苹果A6X芯片。屏幕依然是高水准的9.7英寸视网膜屏。 三、 高端定位的“iPad Air”系列(两代) 随着产品线扩张,苹果在2013年将轻薄化的高端9.7英寸iPad独立命名为“iPad Air”,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和性能。 1. iPad Air(第一代,2013年) 革命性设计,屏幕边框大幅收窄,使得机身比iPad 4小了近四分之一,重量也大幅减轻,名副其实的“Air”。屏幕是9.7英寸视网膜屏。搭载强大的64位苹果A7芯片,性能飞跃。 2. iPad Air 2(2014年) 进一步优化,成为史上最薄的iPad(当时)。屏幕升级为全贴合层压显示屏,抗反射涂层,显著提升显示通透度和触控体验。搭载苹果A8X芯片,性能强劲。引入触控身份识别技术。仍是9.7英寸视网膜屏的巅峰之作。 四、 专业向的“iPad Pro”系列(初代小尺寸) 为了开拓专业市场,苹果在2016年推出了iPad Pro产品线,其首款小尺寸型号即为9.7英寸。 1. iPad Pro(9.7英寸,2016年) 在iPad Air 2的优秀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专业特性:支持第一代苹果触控笔和智能键盘(通过智能接口)。屏幕不仅是9.7英寸视网膜屏,还引入了广色域显示(P3)、更低的反射率和更高的亮度(500尼特),以及自适应亮度调节。首次在iPad上配备四扬声器系统和双色温闪光灯。搭载苹果A9X芯片,性能远超同期Air系列。虽然尺寸仍是9.7英寸,但其定位和功能已迈入专业领域。 总结与辨析 综上所述,物理屏幕尺寸精确为9.7英寸的iPad包括:
103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