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全称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中文通常译为“外围组件互连快速”,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它由英特尔公司于2004年首次推出,旨在取代传统的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和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总线,以应对现代计算设备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效能的需求。PCIe的核心设计基于点对点连接架构,这意味着每个设备直接与CPU或芯片组通信,减少了总线冲突并提升了整体系统性能。
PCIe的主要应用包括连接图形卡、固态硬盘(SSD)、网络适配器、声卡和其他高性能外围设备。其可扩展的通道配置(如x1、x4、x8、x16)允许用户根据设备需求灵活选择带宽,从而优化资源分配。例如,显卡通常使用x16通道以获得最大吞吐量,而网卡或存储控制器可能使用x1或x4通道。PCIe还支持热插拔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系统运行时添加或移除设备,提高了便利性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PCIe版本不断演进,从最初的1.0版到当前的5.0和6.0版,数据传输速率呈指数级增长。例如,PCIe 3.0提供约8GT/s(千兆传输每秒)的速率,而PCIe 5.0可达32GT/s,这使得它成为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领域的基石。总之,PCIe不仅是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的关键组件,还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游戏主机和工业设备中,推动了数字时代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