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知识门户
核心区别速览
苹果X与苹果XR是苹果公司在不同时期推出的两款智能手机旗舰型号。虽然它们共享“全面屏”设计理念,但定位、核心硬件、视觉呈现与实际体验存在显著不同。苹果X作为苹果十周年的里程碑之作,首次引入刘海屏与超视网膜显示屏,奠定了后续设计语言。而苹果XR则是在X推出一年后,作为更亲民的选项出现,旨在将核心体验普及化。 定位与价格差异 苹果X在其发布时是苹果的顶级旗舰机型,起售价较高,代表了当时苹果手机技术的最高水平。苹果XR则被定位为“准旗舰”或“主流旗舰”,以相对更低的起售价面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试图在性能与价格间寻找平衡点。 视觉与屏幕差异 屏幕是二者最直观的区别点。苹果X采用了一块5.8英寸的OLED超视网膜高清显示屏,分辨率高,对比度极强,支持HDR显示,黑色表现深邃纯粹。苹果XR则配备了6.1英寸的LCD液体视网膜高清显示屏,分辨率相对较低,但色彩准确度依然出色,边框较X明显更宽一些。 核心硬件与性能 在核心处理器上,苹果X搭载的是A11仿生芯片,而苹果XR则搭载了更新的A12仿生芯片。虽然A11性能在当时顶尖,但A12在能效比和图形处理能力上更进一步,尤其在机器学习任务(神经引擎)上有大幅提升。运存方面,苹果X配备3GB运行内存,苹果XR也是3GB。 相机系统对比 苹果X后置双摄系统(广角+长焦),支持光学变焦和人像模式中的多种光效。苹果XR后置则为单摄系统(广角),通过A12芯片的强大算力和先进的软件算法,它依然能实现人像模式(仅限检测到人脸时)和景深控制,并支持后来新增的智能HDR功能。 续航与物理特性 得益于更大机身容纳的更大电池以及A12芯片更高的能效,苹果XR的电池续航时间普遍优于苹果X。在机身材料上,苹果X使用不锈钢中框结合前后玻璃面板,质感更高级。苹果XR则采用航空级铝金属中框结合玻璃背板,重量相对更轻。苹果XR还提供更多元化的彩色机身选择。 部分功能差异 苹果X具备三维触控技术。苹果XR为了成本控制和续航考虑,取消了这一硬件层级的触控功能,采用了触感触控技术,通过软件模拟长按菜单,体验略有不同。 总结来说,苹果X是开创性的顶级旗舰,拥有顶级的OLED屏幕、双摄系统和精致做工。苹果XR则是技术下放的普及之作,凭借更新的A12芯片、更长的续航、多彩机身和相对友好的价格,提供了强劲的核心性能与大部分旗舰体验,但在屏幕精细度、相机多功能性和边框宽度上有所妥协。一、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苹果X发布于2017年,是苹果为纪念公司成立十周年而推出的特别之作,象征着苹果手机进入全新时代。它承载了多项突破性技术,如首次采用全面屏设计(苹果称之为“超视网膜显示屏”)、引入面容识别取代指纹识别、应用不锈钢中框提升质感等,其高昂的定价直接面向对尖端科技和顶级体验有极致追求的用户。苹果XR的登场则是在2018年,紧随更高端的苹果XS系列之后。它的推出体现了苹果拓展细分市场的策略,旨在将苹果X所开创的全面屏、面容识别、高性能处理器等核心体验,以更亲民的价格带给更广泛的消费者。因此,苹果XR常被称为“亲民旗舰”或“主流旗舰”,其使命是在保持大部分旗舰级体验的同时,通过在某些非核心配置上做减法(如屏幕材质、相机数量、边框控制),拉低入门门槛。 二、屏幕显示:OLED与LCD的鸿沟 屏幕是两款手机差异最显著、最影响视觉观感的部分。 材质与显示效果:苹果X配备5.8英寸OLED显示屏(苹果官方称为“超视网膜高清显示屏”)。OLED技术的特点是每个像素点独立发光,因此能实现真正的黑色(像素关闭)、近乎无限的对比度、更鲜艳饱满的色彩以及更宽广的可视角度。其分辨率高达2436 x 1125 像素,每英寸像素密度达到458ppi,显示效果极为细腻锐利。此外,它支持HDR10和杜比视界标准,在观看高质量视频内容时能提供震撼的动态范围。苹果XR则采用6.1英寸LCD显示屏(苹果官方称为“液体视网膜高清显示屏”)。LCD需要背光层,黑色表现不如OLED纯粹(呈现为深灰色),对比度相对有限,色彩表现虽准确但饱和度略逊于X。其分辨率为1792 x 828 像素,像素密度为326ppi,清晰度足够日常使用,但在近距离观察或与X对比时,能察觉到细微的像素点或文字边缘不够锐利。苹果XR的LCD屏幕不支持HDR显示。 边框与屏占比:苹果X得益于OLED屏幕可柔性弯折的特性,其屏幕边缘可以更贴近手机边框,实现了当时领先的四边窄边框效果(尽管底部边框略宽),屏占比高,视觉沉浸感强。苹果XR使用的LCD屏幕在封装工艺上受到限制,无法做到像OLED那样极窄的边框,尤其是屏幕左右两侧和底部的边框明显比苹果X更宽,这也是XR外观上最常被提及的“妥协”之处。 三、处理器性能:代际提升 芯片组:苹果X搭载的是A11仿生芯片,而苹果XR则搭载了新一代的A12仿生芯片。A12相对于A11是一次显著的迭代升级。 性能表现:A12仿生芯片采用更先进的7纳米制程工艺(A11为10纳米),这意味着在相同性能下功耗更低,或者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更强。其两个性能核心速度提升最高达15%,四个能效核心功耗降低最高达50%。图形处理器(GPU)性能提升高达50%,对于游戏和图形密集型应用有更流畅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其神经网络引擎(用于机器学习任务)的革新:A11的神经网络引擎是双核设计,每秒运算次数为6000亿次;A12升级为八核设计,每秒运算次数飙升至惊人的5万亿次,效率提升达9倍。这为苹果XR带来了更强大的实时机器学习能力,为更先进的相机功能(如智能HDR、更精细的人像模式分割)、增强现实体验、系统优化等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因此,尽管苹果XR定位看似低于苹果X(后者曾是旗舰),但由于搭载了更新的A12芯片,其整体性能,尤其是在图形处理、机器学习相关的任务上,是优于苹果X的。 四、相机系统:双摄与单摄的较量 硬件配置:苹果X后置配备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系统,包含一个广角镜头(f/1.8光圈)和一个长焦镜头(f/2.4光圈)。双摄像头的存在使其原生支持2倍光学变焦(不损失画质的放大),同时也为人像模式提供了关键的深度信息基础。苹果XR的后置相机则简化为单个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f/1.8光圈)。这意味着它不具备硬件层面的光学变焦能力(仅支持数码变焦)。 人像模式与景深:苹果X利用双摄系统,可以实现出色的人像模式照片,并支持多种专业摄影室灯光效果(自然光、摄影室灯光、轮廓光、舞台光、单色舞台光)。苹果XR虽然只有单摄,但凭借A12仿生芯片强大的神经网络引擎,它也能实现人像模式,但有一个关键限制:它只能识别人物主体来进行背景虚化,无法像苹果X那样对物体(如宠物、静物)拍摄人像模式照片。在拍摄人像时,XR同样可以调整景深控制(后期调整虚化程度)。其光效模式也比X少,初期仅支持自然光、摄影室灯光、轮廓光三种。 智能HDR:这是A12芯片带来的重要软件功能提升,苹果XR率先支持智能HDR。该功能通过更快的传感器、更强的图像信号处理器和神经网络引擎,能够智能地合成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在高光和阴影细节保留方面比苹果X的标准HDR更为出色,尤其是在高对比度场景下效果明显。 前摄与视频:两者的前置原深感摄像头系统(用于面容识别和人像自拍)规格基本相同。视频录制能力也基本一致,均支持4K视频拍摄。 五、续航能力与机身设计 电池续航:苹果XR拥有一个显著的优势: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得益于其稍大的机身尺寸能容纳更大的电池(具体容量官方虽未公布,但普遍认为大于X),以及A12芯片在能效上的显著进步(7纳米工艺+更智能的功耗管理),苹果XR在日常使用中普遍能提供比苹果X多出1.5到3小时的续航时间,这对于重度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提升。 机身材料与颜色:苹果X采用手术级不锈钢中框,质感高级,光泽感强,配合前后玻璃面板,营造出精致奢华的感觉,但重量相对较重。苹果XR则采用航空级铝金属中框,更轻便,配合玻璃背板,提供良好的质感和耐用性。在颜色选择上,苹果X较为保守,通常提供深空灰色和银色。苹果XR则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包括黑色、白色、蓝色、黄色、珊瑚色以及(产品)红色特别版,更显年轻活力。 防护等级:两者均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防尘能力,苹果X达到IP67级别(在1米深水下最多停留30分钟),苹果XR也达到了相同的IP67级别。 六、交互特性:三维触控与触感触控 三维触控:苹果X配备了三维触控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压力感应的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在屏幕上施加不同程度的按压力度来触发不同的快捷菜单或预览内容(例如重按图标弹出快捷菜单,重按链接预览网页)。这是硬件层面的功能。 触感触控:苹果XR为了控制成本和可能基于续航考虑,移除了三维触控的硬件层,转而使用触感触控技术。触感触控主要通过长按手势来模拟类似三维触控的效果(例如长按图标弹出快捷菜单)。虽然功能实现上相似,但触感触控在响应速度和操作感受(缺乏真实的“按下去”的物理反馈层级)上与三维触控存在一定差异。 七、总结:选择的关键点 选择苹果X还是苹果XR,本质上是在不同维度的体验和成本之间做权衡: 选择苹果X的理由:追求顶级的OLED屏幕观感(高分辨率、高对比度、HDR),重视极窄边框带来的沉浸式视觉体验;需要双摄系统带来的无损光学变焦能力,以及更完整的人像模式光效和对非人物体的背景虚化能力;偏爱不锈钢中框带来的高级质感和更精致的整体做工;在意三维触控的硬件级操作体验。 选择苹果XR的理由:预算相对有限,寻求更具性价比的全面屏面容识别体验;对续航能力有较高要求;认为A12芯片带来的更强性能和机器学习能力(尤其在系统流畅度、未来软件支持潜力、智能HDR拍照等方面)比屏幕精细度和双摄更重要;喜欢更轻便的机身和更丰富多样的颜色选择;对屏幕边框宽度、硬件级三维触控不敏感。 总而言之,苹果X作为开创者,在屏幕品质和相机多功能性上依然保有优势,提供了更顶级的硬件体验。苹果XR则在核心性能、续航和价格上实现了突破,以更亲民的姿态普及了苹果X所定义的未来方向,成为了一代经典的“均衡之选”。
232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