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是一种显示设计概念,主要指电子设备的屏幕几乎覆盖整个正面区域,边框极窄或近乎消失,从而提供高屏占比(屏幕面积与设备正面总面积的比率)。这种设计起源于智能手机领域,旨在最大化显示区域,增强用户的视觉沉浸感和美观性。屏占比通常追求90%以上,早期尝试可追溯到2016年小米MIX的发布,它采用三边窄边框设计,减少了底部边框。2017年,苹果iPhone X的刘海屏设计将全面屏推向主流,引发了行业广泛跟风。全面屏的核心特点包括更广阔的视野、更紧凑的机身尺寸以及现代时尚的外观,它不仅应用于手机,还扩展到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
实现全面屏面临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安置前置摄像头、听筒和传感器,这导致了多种变体如刘海屏、水滴屏和穿孔屏的出现。优势方面,全面屏提升了娱乐体验(如观影和游戏),促进了手势导航的普及,并使得设备更易于携带。劣势包括屏幕易碎性增加、制造成本上升以及可能的边缘误触问题。总体而言,全面屏代表了显示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改变了用户与设备的交互方式,并推动了行业创新。未来,随着under-display摄像头和折叠屏技术的发展,全面屏概念将继续演化,追求更极致的无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