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一种计算机存储接口标准,用于连接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等存储设备到主板。SATA 2和SATA 3是这一标准的不同版本,分别代表第二代和第三代SATA技术。SATA 2,正式称为SATA Revision 2.x,于2004年推出,提供最高3.0 Gb/s( gigabits per second)的理论传输速度,相当于约300 MB/s( megabytes per second)的实际带宽。它引入了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等特性,优化了多任务处理效率。SATA 3,或SATA Revision 3.x,于2009年发布,速度提升至6.0 Gb/s(约600 MB/s),并增强了电源管理、错误纠正和热插拔支持。尽管物理接口外观相同,确保向后兼容性,但SATA 3在高速传输时对电缆质量要求更高,以减少信号损失。主要区别在于速度:SATA 3的带宽翻倍,使其更适合现代高速SSD,而SATA 2在旧设备或低需求场景中仍可适用。兼容性方面,SATA 3设备可以在SATA 2端口上工作,但速度受限至SATA 2水平,反之亦然。总体而言,SATA 3提供了显著的性能提升,特别是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如游戏或视频编辑,而SATA 2则更适用于传统硬盘或预算有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