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端子,全称分离视频端子(S-Video),是一种专用于视频信号传输的模拟接口标准,旨在提升视频播放质量。它于1987年由日本电子巨头JVC和索尼联合开发并推广,作为复合视频接口的改进版本。核心原理是将视频信号分离为亮度(Y)和色度(C)两个独立通道传输,从而减少信号干扰和色彩失真。这种设计让S端子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设备中,如DVD播放器、VCR录像机、游戏主机(如任天堂GameCube)和早期电视接收器。用户通过S端子线缆连接设备时,能获得比传统复合视频更清晰、锐利的图像效果,尤其在标准清晰度(SD)内容下表现突出。
S端子的物理接口通常采用4针或7针迷你DIN连接器,易于识别和插拔。它的优势在于简化了信号处理,避免了复合视频中的串扰问题,使得色彩还原更准确。然而,它也存在局限性:不支持音频传输(需单独音频线),分辨率上限仅为480i或576i,无法处理高清(HD)或数字信号。随着数字技术如HDMI和分量视频的兴起,S端子逐渐被淘汰,但在旧设备维护或复古游戏场景中仍有实用价值。总之,S端子代表了模拟视频时代的关键进步,为后续接口技术奠定了基础,其历史意义在于平衡了成本和性能,推动了消费电子普及。